网易大话放权 网易游戏 大话西游
一款游戏玩上十几年、二十几年,会是一种如何的尝试?
当一款游戏或壹个IP走过如此漫长的岁月,它的面貌和玩家生态天然变得不同。或许,是那些眼角已漾出细纹的老玩家们,携家带口共赴一场聚会;或许,是围绕同一核心名字,衍生出的数字和后缀各异的庞大产品家族。
而作为中国最早的自研网游其中一个、拥有23年历史的大话西游IP,近期就在天津这个到处都是活儿的城市,集合了一大批从五湖四海赶来的资深老玩家,共同办了一场真正有活儿的嘉年华。
划重点一: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嘉年华
天津地处华北,虽不受夏季台风侵扰,天气却如孩童的脸,说变就变。
就在大话嘉年华开幕的前一天下午,一场倾盆大雨突袭城市。雨势之大,仿佛天幕被撕开了一道口子,浇得人措手不及。
直接后果就是,部分已经定好来回行程和酒店的玩家,动车飞机都停运或延期了,行程全被打乱。
有人无奈改签到其他时段,甚至是周六嘉年华当天;有人选择更换交通工具……虽然大话嘉年华年年举办,但现在在天津举办的这场,依旧是很多玩家不愿有失的年度盛事。
前段时刻刚跑了好多少二次元展会的我,刚踏入位于天津民族会展中心的活动主题展馆时,立刻感受到气氛的不同——这里的“含孩量”出奇地高。
这并不难领会。大话西游的玩家,很多已走到人生的中段,成家立业,孩子也多是到了能跑能跳的年纪。而官方推出的“一名监护人可带一名儿童”政策,让这场嘉年华不再只一个人的奔赴,而成为了一家人的共同记忆。
一进主会场,最先撞入眼帘的,是一棵巨大的“情义树”。红色丝带垂落下累累桃花枝头,玩家可以在旁边领取祈愿牌,将自己的祝福和心愿书写后挂在树上。
这棵树,成了大多数人的第一站,也成了离场前的最后一站。
有人闭目默念,将多年情谊托付于此;
有父母把孩子举过肩头,努力把牌子挂得更高;
也有人干脆席地而坐,仰头望着这棵无比真正的桃花树,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个第一次登录游戏的夜晚。
虽然此刻头顶是展馆的冷光,没有阳光,也不需纳凉,但那份归属感,足以让人驻足良久。
“情义”不只是装饰,它贯穿了整个嘉年华的设计。
互动摊位大多鼓励双人协作,哪怕是最简单的猜拳,也鼓励玩家和他人组队进行双人PK。
这点人和人之间的小小“摩擦”,很快就把现场的气氛给点燃了。
在摊位上放两台动感单车,就可以被踩出竞速的轰鸣;
明明是考验壹个人拳力的“大力男人”摊位,偏上阵了一对父子兵,孩子出拳父亲扭腰用劲,最后数值几许我不了解,但他们笑容里的快乐特别真切;
“三界仿拍”标准玩家复刻奇形怪状的双人姿势,让i人直呼社死,却也让兄弟情谊在笑声中升温。
“长安建筑队”标准两人抬砖,将平衡板上的十块砖在限时内运到指定位置;投桃入篮需要玩家两人合作,一人头顶篮子一人投桃,考验配合和默契的时候到了……
更没想到的是,他们真的把KTV搬进了现场。大屏一开,音响一响,K歌摊位立刻排起长龙。排队一小时,开麦三分钟,值吗?对很多人来说,值得。
家长唱《千年》《东风破》等金曲,唱的是自己的青春;
孩子抢着唱《孤勇者》,字还没认全,气势已经拉满。毕竟,在小学生圈里,这首歌就是信念。
你还能在这儿听相声、看快板、赏泥塑。官方把天津本地的文化搬进了展场,不收费演出一场接一场。我前排看了青年快板书演员李权鑫的《三打白骨精》,节拍稳、功底实,台下掌声不断。
完成这些互动,玩家能获取积分,兑换奖品。看着一家老小齐上阵,最后捧回西瓜、铁盆(官方叫“聚福银钵”)、甚至10斤大米,那份成就感,说是“值回票价”都显得保守。
积分还能换一张“大饼”。你没有看错,嘉年华现场还支起了壹个大饼摊。
我老远就能闻到了一阵原本不该属于这里的煎饼香气,馋死个人。走进一看,这……是周杰伦?!
再定睛一看,原来是大网红“粥饼伦”亲临现场,一边摊煎饼一边玩谐音梗。
据玩家实测,饼香酥脆,味道不赖。瞬间,这里成了全场最火的打卡点其中一个。
从亲子同游的贴心设计,到津门文化的巧妙融入,从满载而归的实用奖品,到引爆欢乐的创意互动。
大话嘉年华做的,不只是办一场游戏聚会,而是真正领会了这群老玩家如今的生活情形,并用最接地气的方法,把“情义”落到了每壹个细节里。
划重点二:请最懂玩家的人来办嘉年华
这届大话嘉年华之因此如此接地气,决定因素在于,它根本不是官方精心包装的秀,而是玩家自己亲手搭起来的舞台。
没有层层审批,没有闭门造车。大话这次直接把舞台让出来,喊出一句“兄弟们说了算”。和其让官方绞尽脑汁揣测玩家想要啥子,不如干脆请最懂的人来当主角。
在壹个月前,官方发起了嘉年华创意征集的活动主题,玩家响应如潮。
一位老玩家拍着胸脯说:“我想办个大话版‘科举考试’,题我来出,谁敢来战?”这是对游戏领会深入骨髓的底气。
一位顾家大哥提议:“我想带妻子孩子一起来,搞个‘亲子专区’。”在他看来,游戏不只是青春,也成了他传递情感的纽带。
还有人直言:“到了天津卫,没相声、快板、大麻花,那还叫江湖?”一句话,把地域烟火和游戏文化焊在了一起。
……
这些声音,没有被淹没在流程里。它们落地了,23个由玩家主导的主题摊位,在大话西游23岁生日的现场,真正呈现。
其中最触动我的,是那个叫“情义网吧”的角落。一位玩家从各地淘来二十年前的老式大头显示器,搭起一间复古网吧。现场还提供“老号鉴定”服务,输入人物UID,就能查出注册时长。
不少玩家查出自己账号超过了二十年,现场惊呼一片。那一刻,数字不再是数据,而是时刻的刻度。那些被遗忘的ID,从头被点亮。
摊位中还放置了斑驳的旧冰箱、泛黄的桌椅、墙上墙皮斑驳……每一件旧物仿佛都在诉说着,当年,你也是这片江湖里的少年。
另外,嘉年华两天,签名墙的变化也让人动容。从开始的一片空白,到密密麻麻写满名字和寄语,像极了这场聚会本身,从陌生到重逢,从线上到线下。许多人三五成群,谈笑风生,或许他们是多年键盘侠第一次见面,或许正约定着下一次江湖拜拜。
嘉年华终会落幕,但情义不会散场。走出会场,天津这座“复杂”的城市,也很值得从各地奔赴而来的游客一逛。
看天津大爷风雨无阻地桥头跳水,体会租界老街的西洋风韵,品尝街头巷尾的煎饼果子、炸糕、刨冰……天津的生活气息,一如大话江湖中的23年风雨。
而这届嘉年华的意义,也正在于此。它不只是一场游戏庆典,更是一次“玩家即主角”的操作。当官方愿意放下身段,真正倾听、信赖并托付,游戏才不只是代码和任务,而成了连接人和人之间的桥。
一款游戏,能陪你多长时间?
也许,就是从热血少年,到带着孩子重返江湖的那一天。
而真正的好游戏,会陪着玩家一起成长,而且从不让任何人掉队。